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6495.综上所述,可以看出,来自主的流注既直接从祂而来,也间接经由天堂而来。但从主而来的流注是天堂之爱、因而对邻之爱的良善。主就存在于这爱中,因为祂爱整个人类,渴望拯救每个人,直到永远。由于这爱的良善源于祂,所以祂自己就在这爱里面,由此与处于这爱之良善的人同在。但是,当人将自己置于接受地狱流注的状态时,他就会感觉爱自己爱世界的生活是快乐的,而爱邻的生活是不快乐的,除非这种生活对他自己有某种好处。由于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只渴望邪恶,对于属灵生命只思想虚假,所以为防止他照他的渴望行事、照他的想法说话,便利用他自己的爱管束他,他害怕失去这些爱。因此,他因害怕失去地位、利益、名声和生命而受到约束。主流入这些构成最低层面的约束,利用它们掌管这个人。结果,此人在行为上看似文明、道德,有时看似一位天使;他于社会无害,也不伤害他的邻舍;即便他真的造成伤害,也会有世间法律来惩罚他。但在来世,这个层面不复存在;在那里,人身处灵界,因而身处其内层所在的气场。也就是说,他内在是什么样,他在那里就是什么样,而不是如他外在所表现的样子。因为外在从他那里被拿走了;一旦这些外在被拿走,他在世上的品质,无论是魔鬼的品质还是天使的品质,就显而易见了。
1868.从圣言证实这些民族表示这些事物太过冗长,也没有必要,因为经上只提到它们的名字。前面已经讨论了其中一些民族,如:“利乏音人”表示虚假的说服(567, 581, 1673节);“亚摩利人”表示邪恶(1680节);“迦南人”表示邪恶(15:16);“比利洗人”表示虚假(1574节)。至于其它民族具体表示什么,蒙主的神性怜悯,等到后面它们出现时再予以解释。
至于需要从主的国度中被逐出的民族,情况是这样:在来世,邪恶的魔鬼般的灵人只渴望上到灵人界并侵扰善灵;但每当他们这样做时,往往被逐出去。这与正在重生的人一样:占据他的邪恶和虚假被征服和驱散,属于主国度的良善和真理取代它们被植入。
这些虚假和邪恶由雅各的后代从迦南地逐出的民族来代表,也由后来从这地被逐出的犹太人自己来代表。同样的事发生在古时代表类似事物的许多民族身上,如被以扫的后代赶出西珥山的何利人(申命记2:12, 22提到);被迦斐托人逐出的亚卫人(申命记2:23提到);还有被摩押人逐出的以米人或利乏音人(申命记2:9-11提到);被亚扪人逐出的散送冥人(申命记2:19-21提到);以及除此之外先知书提到的其它许多民族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